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动力 激励员工的本质,是让员工的工作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和发挥。
每个人都是一座能量的工厂,人体中超过90%的能量从来没有被使用过。
动力取决于情绪。
要想充分调动员工的潜能,就必须激发员工积极而振奋的情绪,激励性的能量才会被释放出来。
传统的激发动力理论关注“
需求”
,强调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激励,通过满足员工的“
需求”
而增加员工的“
满意度”
。
而事实上,增加 “
满意度”
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。
其实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有相同的观点,他甚至认为“
员工满意度”
这个概念“
可以说毫无意义”
,德鲁克认为 “
就算它具有某种意义,’
员工满意度’
仍然不足以激励员工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。
”
比如一个人不满意他的工作,可能是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满足,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有所长进,想要改善他和所属团队的表现,想要完成更大更好的任务。
这种对现状的不满意,恰恰是激发他工作动力的积极因素,而不是阻碍因素。
因此,“
员工满意度”
在激励中毫无意义,但是很多企业仍然把激励局限在提高“
员工满意度”
上做文章,这是目前管理实践中一个致命的误区。
那么,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呢?《完美激励》认为“
欲望驱动自我激励”
,激发员工动力的因素是“
欲望”
,而不是“
需求”
。
“
需求”
只是生存的必要条件,“
欲望”
则是我们主动想要得到的事物。
一个人的“
欲望”
就是“
我想要”
,具有激励作用;
而“
需求”
则是“
我有”
,则没有激励作用。
不满足于现状是人的`本性,不满足才能产生欲望。
因此,激发员工的动力,本质上就是激发员工的“
欲望”
。
《完美激励》一书列举了人类有八种主要的欲望: 第一,活动欲。
活动欲反映了人类对刺激—
活跃、参与、享受生活—
—
与生俱来的向往。
员工希望主动和参与,希望工作多些花样。
第二,占有欲。
一个人拥有多少东西,已经成其个人价值的首要尺度。
占有不只限于物质的拥有,心理占有可能比物质占有更重要。
员工希望“
占有”
他们的工作,他们希望有这样的感觉:自己对这份工作或者某个大项目负有责任。
为此他们愿意工作很长时间或者接受较低的工资待遇。
但是在工作场所,我们很少尝试去满足员工的这些潜在占有欲。
第三,权利欲。
权利欲在人性之中也是根深蒂固的,人们希望自己选择,渴望掌控自己的命运。
公司通过有效“
授权”
,就可以释放出员工巨大的工作动力。
第四,亲近欲。
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互动和交往的欲望。
工作占据了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和大部分时间,工作场所是员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。
因此,在组织中构建和谐的团队,形成人和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关系,增强员工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是激励员工的重要途径。
第五,能力欲。
人一出生就有能力欲,它是最基本的人类欲望,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能力,能力处于自尊的核心,人生中没有哪种感觉比获得能力更好了。
拥有能力是一种深刻而持久的欲望。
所有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多能力,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这样一种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环境。
第六,成就欲。
成就欲处于工作中的核心地位。
从成就获得的最终满足是骄傲,或者是完成工作之后的充实感。
如果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成就感,那么任何外部的奖励都是没有必要的。
甚至有时外部的奖励还会减少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。
第七,被认可欲。
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赞赏和理解,希望因为他们的优点和贡献而受到认可。
得不到足够认可的员工,会变得郁闷和消极。
给予认可的方式有多种,包括金钱、礼物甚至是一句简单的“
谢谢”
。
美国的员工关系专家Bob Nelson在1999年9月-2000年7月期间对美国的34家公司的中层经理和员工的所做的调查表明:认可对改善工作绩效有着非常强的联系。
对于管理者,认可和赞美是最便携、最有效的激励方式。
第八,信仰欲。
“
人对意义的追寻,是其生命的第一驱动力量。
”
人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信仰,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。
德鲁克认为激励员工“
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,而非满意度”
,德鲁克提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造就负责任的员工:慎重安排员工职务、设定高绩效标准、提供员工自我控制所需信息、拥有管理者愿景等。
可见,德鲁克提出的造就负责任的员工,本质也是满足员工对工作的“
占有欲”
、“
权利欲”
、“
能力欲”
和“
成就欲”
等人类主要的欲望。
总之,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必须充分关注员工的情绪,尽力激发员工积极而振奋的情绪。
而有效调动员工积极而振奋情绪的,是欲望,而不是“
需求”
。
因此,激发员工欲望,是企业在员工激励管理中的新使命。
;
。
我们的团队人数
我们服务过多少企业
我们服务过多少家庭
我们设计了多少方案